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Fitz Logo
  • 運動
    • 跑步
    • 越野跑
    • 行山
      • 行山路線
        • 西貢
        • 新界中
        • 新界北
        • 新界東
        • 新界西
        • 離島
        • 九龍
        • 香港島
        • 海外
    • 健身
    • 單車
    • 游泳
    • 三項鐵人
  • 活動及比賽
    • 香港比賽時間表
    • 本地活動及比賽
      • 長跑及馬拉松
      • 越野跑
    • 海外馬拉松名額
  • 生活
    • 露營
    • 旅遊
    • 校園
    • 飲食
    • 保險
  • 裝備
    • 一般裝備
    • 跑步裝備
    • 行山裝備
    • 單車裝備
    • 能量補充品
    • 露營裝備
    • 拍攝裝備
    • 穿戴裝置
    • 手機App
  • 聯絡
    • 聯絡我們
    • 短片製作及商業攝影
    • 網站簡介
  • 聯絡我們
  • 短片攝影
  • 活動策劃
  • 商業合作
✕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日行一萬步」神話破滅? | 日本專家: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主頁
            • 所有文章 Posts
            • 生活 Life 健康 Health
            • 「日行一萬步」神話破滅? | 日本專家: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Fitz 編輯部 2025-06-30

            字 Decrease font size. 字 Reset font size. 字 Increase font size.

            「每日一萬步能保障健康」近年廣為流傳,香港衛生署更曾舉辦過「日行萬步」活動。不過,近年來各國都有科學研究揭示,「每日一萬步」未必可促進健康,甚至對身體有危害。大家以「步行」為提升健康的手段,宜作出深入了解。

            政府在國慶期間舉行「日行萬步」活動

            「日行一萬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不少人視「日行一萬步」為健康的黃金標準,卻不知道它的來源,原來這個目標源自1960年代的日本廣告策略。當時是東京奧運前夕,官商機構都推動全民運動風氣,有商人以「每日一萬步能促進健康」為口號,推廣商品「萬步計」。隨後「每日一萬步」輾轉流傳全球,民眾誤以為是一套有根有據的標準指標。

            ----- 廣告 Ad -----

            幾十年後,不少專家開始針對「日行一萬步」進行研究。最近日本有研究指,每周運動超過1小時 (相當於高強度步行超過一定時間),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高於完全不運動的人。研究指出,「日行一萬步」有機會令身體產生過度壓力,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增加心律不整、心肌損傷的可能性。

            此外,長時間度步行會對某些人的膝關節和肌肉造成過度磨損,容易引發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問題,對中老年人尤其不利。過度追求每日一萬步的目標,可能導致身體過勞、免疫力下降,反而增加疾病風險。

            早前美國有研究顯示,7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只需多走500步,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能降低14%,而不必強求達到一萬步。這說明適量且持續的活動比盲目追求高步數更重要。

            意大利米蘭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將步行活動分拆為10至30秒的短時段進行,即「微步行」(Micro-walks),發現這種時間短的步行方式,更能有效提升能量消耗。

            更科學的步行建議:量力而行

            1. 根據年齡與體能設定合理步數

            • 專家指出,每天走約4,500至7,500步即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風險。
            • 60歲以上長者建議每日步數控制在6,000步左右,避免過度負荷。
            • 對行動不便或慢性病患者,從低步數開始,逐步增加,避免身體負擔過重。

            2. 間歇快走

            • 間歇性快走(如3分鐘快走交替慢走)有助提升心肺功能和新陳代謝,帶來更佳健康效益。
            • 有專家指出,以時間制訂運動目標,比步行數目更有效及安全。例如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踩單車等。

            3. 注重運動安全與舒適

            • 穿著合適的運動鞋與透氣衣物,避免空腹或剛吃飽時運動4。
            • 運動前後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 根據自身身體狀況調整運動量,避免過度疲勞。

            對某些人而言,行樓梯比步行更有效

            日常簡單做運動的五個具體方式

            除了步行外,以下五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適合不同體能和時間安排:

            ----- 廣告 Ad -----

            1. 間歇快走:每天抽出10至15分鐘,採用快走與慢走交替,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2. 爬樓梯:取代電梯,爬樓梯可增強腿部肌力和心肺耐力。
            3. 家中伸展操:早晚各做5至1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肌肉僵硬。
            4. 輕鬆騎腳踏車:週末或空閒時騎行,既鍛鍊心肺又減少關節負擔。
            5. 游泳或水中運動:適合關節不適者,水的浮力減輕負擔,增強全身肌力。

            這些運動不僅能彈性安排時間,還能避免過度負荷,適合大多數人持續執行。

             

            分享
            Fitz 編輯部
            Fitz 編輯部
            我哋坐唔定、無時停,唔做運動唔舒服! 只要係有用知識、重要資訊,以至好玩話題,Fitz都會全力搜羅,同時鼓勵「郁民」齊齊參與,打造一個開放嘅運動生活資訊平台。

            請飲咖啡 支持我們

            © 2025 by Fitz Group Limited | All Rights Reserved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私隱政策
            • Team HNR
            • 9 Event
            • LINE Today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