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衞生防護中心發表的網上報告《傳染病直擊》(Communicable Diseases Watch) ,最新公佈了一宗個案,2024年2月下旬,一名37歲男子前往金山郊野公園行山期間遭遇野生猴子襲擊,當時男子健康狀況良好。至3月21日,男子出現發燒及神智不清等症狀,緊急送往仁濟醫院急症室接受治療,後續被轉送至深切治療部進一步搶救,經檢驗後證實感染「猴疱疹病毒」 (又稱為「B病毒」,Cercopithecine herpesvirus, CHV-1)。其後男子病情惡化,於4個月後的6月中旬休克並最終離世。

B病毒會令猴子口部長出膿瘡
死亡率高達80%
「猴疱疹病毒」主要存在於獼猴的唾液、尿液及糞便中,患病猴子口部會長出帶病毒的膿瘡,猴子咬傷或抓傷人會將病毒傳播。根據過往經驗,美國、加拿大、內地及日本均曾出現因猴子抓咬而感染該病毒的個案。感染初期病徵多似流感症狀,但隨後可能惡化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感染後若延遲治療,死亡率高達80%。專家提醒,若不慎被猴子抓咬,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傷口,並在72小時內儘速就醫接受抗病毒治療,以降低致死風險。
事件發生後,衞生防護中心及相關部門均密切關注猴疱疹病毒個案。根據漁護署數字,全港現有約1900隻野生猴子,市民避免餵食及接觸野生猴子,並加強個人保護措施,以防類似事件重演。
----- 廣告 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