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 > 運動 Sports > 單車 Cycling > 單車旅行 第一次就要上手
 

既然已經上路了
一切都必須靠自己來
往後的路途還很遙遠
永遠都無法預料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插曲

出發前,每個人擔心的問我:

「你會搭帳篷嗎?你有露過營嗎?你會生火嗎?你會煮飯嗎?你會補胎嗎?你會調煞車或變速嗎?」

因為,我就是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人。露營、登山、野外求生,連基本的打繩結也不會,身上帶的打火石也只使用過兩次,最後還是靠著加油站買的打火機度過許多有營火的夜晚。

現代交通便利、資訊發達,長途旅行對現代人來說,困難度已經遠小於過去,在鹽湖城的傑克(Jack)跟我說過,當初他和他老婆到澳洲旅行,豎起大姆指,走到哪裡攔到哪裡的Hitchhiker(搭便車的旅行者),也這樣搭著便車就繞完了澳洲一圈。

在紐約摔個狗吃屎之後,往費城的路上,一直覺得腳踏車怪怪的,不時會發出很規律的金屬摩擦聲,當我停下來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我的大盤因為那次摔車,造成了變形,所以每當大盤轉一圈,就會和齒輪摩擦發出響亮的聲音。

這下糟糕了,還沒補過胎就先壞掉機械方面的東西。「這情況應該是不太可能會遇到的啊,怎麼我才騎不到一百公里就發生了。」

一個人補胎

在出發到美國的前三天,功學社的謝校長邀約了我到他們的工廠去學習基本的技術,他教我怎麼調整一些簡單的零件。當時他們都覺得怎麼會有人什麼都不會,就要出發去騎車環遊美國,這個人不是瘋了,就是太有膽量了。也因為那次「見習」的機會,讓我這次大盤變形的異常,能有效的利用打鍊器拆開鍊條,拿出所有的齒輪,然後把彎掉的齒輪盤放在柏油鋪的地上,靠雙腳用力的踩,把變形的地方拗回來,至少往後的日子不要再磨到鍊條就好。就這樣,變形的大盤就一路陪著我騎到終點,沒有再發生過任何意外了。

第一次在外頭露營,是躲在紐澤西小鎮的一個無人公園(River Front Park),我找到了一個小角落,打開帳篷,好比買了新手機,要拿起中文說明書開始一步步操作。五月的東岸,夜晚還是非常的冷,如果搭不起來,真不知道今晚要怎麼辦了,帶著這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勇氣,半個小時過去,我還是找不到該對應的扣環,再半個小時過去,才好不容易將帳篷搭好,搭好它那一刻,有股成就感湧上心頭。迫不及待趕快躲進帳篷裡,第一次露宿街頭,彷彿裡外兩個世界,外頭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讓我膽顫心驚,因為人們總是說美國晚上治安很差,這讓我像隻小貓一樣蜷曲在睡袋裡頭,徹夜難眠。

從紐約開始,一直騎到了印地安納州,才發生第一次爆胎,其實還算幸運。事發當時已經是晚上六點多左右,除了邊騎邊找可以露營的地點,另一方面肚子也開始咕嚕咕嚕的叫著,但這小鎮的路坑坑洞洞的,正當我看見一間牛排店打著廣告,一餐牛肉Buffet只要不到七塊美金,讓我心動地想停下來,就在那一瞬間,我的腳踏車騎過了一個大坑洞,手都被那坑洞震到麻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我的輪胎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短短的幾秒鐘,輪胎已經把氣洩得一乾二淨了。我整個人慌了,心想都快天黑了,連能紮營的地方都還沒有找到,那七塊美金有找的牛排大餐就算了吧,而且當時整個胃口都沒有了,再找不到紮營點,入夜後會變得更困難。

手動拆了大盤維修

其實只要再往前騎一百公尺左右,就能接上一條鐵馬道,鐵馬道不但車少、人少,路況品質也比一般公路好很多,如果我專注騎車,搞不好不會這麼早就碰上爆胎的問題。

第一次動手換輪胎 ,我把行李一一地卸下車,從工具包裡拿了工具出來,把輪胎拆了,內胎拉出來,換上新的內胎,檢查有沒有把內胎塞好,打滿氣。這一處理又是一個鐘頭過去了,中途有人停下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我一律回絕說聲謝謝,因為我知道,既然已經上路了,一切都必須靠自己來,往後的路途還很遙遠,永遠都無法預料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插曲,只有相信自己,把一切賭注押在自己身上,才會激發出自己內心存在許久的能力和毅力。

最後,十一次的爆胎經驗,換了六個外胎,雖然這是單車旅行者最不想碰上的倒楣事,但我都一一克服了。

第一次有什麼難?最難的是如何面對心中焦慮和恐懼,只要勇敢的踏出去,其實沒那麼困難的。

本文摘自太雅出版《騎在天使安排的道路上》一書,作者張永威為紀念母親與姐姐,將自己放逐美國,單車新手的他,踏上了108天的單車之旅,橫跨美洲東西岸,歷經高山到沙漠、酷暑到冰雹,遭遇最困難的處境、目睹最壯麗的風景、遇見最美好的人。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