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看了一位台灣朋友在香港旅遊後的一篇感想,當中提及到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很急促、待人不友善及房價高等問題。他在香港短短的逗留時間裡,卻看到比我們更「真實」一面的自己。一篇很值得我們思考的文章,是一個台灣人眼中的香港。他是寫給台灣人去看,但我覺得更值得香港人去看。[台灣朋友的文章完整內容]
不同階段的香港人,都面對著不一樣的生活壓力。譬如說新一代的年青人,他們將來要面對外地人材湧入帶來的巨大競爭、土地少導致樓價高企及物價上漲等等社會問題。他們從小已被灌輸了「要羸在起跑線」的概念,每天好像隨時要跟別人比賽一樣。或者台灣朋友眼中,香港年青人的「自信心」便是這樣鍊成的。
香港人不論上班或上學,每天都要在港鐵車廂迫得寸步難移,聽到港鐵職員像播錄音帶般不停喊著「企入少少,仲有位」的情景。我們想要只是多一點空間,似乎只是奢求。我們面對著每天的你推我撞,每分每刻的你追我趕,不知不覺間掛著一副不友善的臉容待人。
----- 廣告 Ad -----
我有過一個經驗,因為我每天都會預早時間上班,所以步伐會比一般趕上班的人慢,但曾經試過因為阻誤了其他人上車而遭人冷眼對待。那一刻,我會奇怪他為什麼要這樣著急,下班車只不過等兩至三分鐘。同時,我亦會反問自己何曾同樣掛著這副不友善的樣子對待阻著自己或撞到自己的人,答案當然是肯定「有」的。
人生活在如此緊張急速的節奏當中,總會想騰出一點空間去讓自己喘息下來。但是,偏偏香港這個總面積只有2,755平方公里 (陸地只佔1,106平方公里) 的地方,最缺乏的便是「空間」。這裡說的空間不單單是一個物理上可計算得到的距離和範圍,而是一個可洗滌煩憂的心靈空間。每個人都誓死捍衛自己僅餘的空間,不懂得包容體諒,很易變得煩躁,待人處事都變得不友善來。
我讀中學的時候已經很喜歡登山,因為山上的視野空間廣闊令人覺得很舒服。從山上去看,山下的石屎圍城突然變得很細小。就好像只要跑到山上,生活上被困擾著的煩惱會突然盡掃而空。我在山上認識到的人,大部分都是非常友善。他們迎面見到你會打個招呼說聲「早晨」,行得較慢的會讓後面的人先行。這是山上的一種禮儀,當歷練久了,也會漸漸會讓你養成同樣的習慣。正正因為在山上的空間大了,步伐放慢了,人自然便變得寬容一點。現在,我有時候會在想,如果山上這種禮儀和包容可以帶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該多好。
----- 廣告 Ad -----
可惜事與願違,近年登山的人多了,很多人會把都市中的情緒和壞習慣帶到山上去,山上的禮儀也逐漸被蠶食。要知道並不是香港每一個山頭都有足夠空間可以容納我們,洗淨我們的心靈,我們不應把城市生活上的壞習慣帶上山去,反而是要把在山上學到的禮儀一併帶下山。
什麼是行山的禮儀? 我列出了幾個最基本要遵守的禮儀,希望上山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 自己垃圾自己要帶走,不要把垃圾遺留山上,帶回市區才處理
- 見到山友要說聲「早」,狹路相遇要互讓,別人讓路後要說聲「謝謝」
- 不要採摘花草、帶走石頭或昆蟲,勿餵飼野生動物
- 出發前要做足準備,計劃好行程,不要自闢山路,行走已開闢的山徑
- 不要在山上吸煙或放大音樂聲浪,影響他人欣賞大自然
如果上山的人學懂了山上的禮儀,然後把學到的東西實踐在城市生活當中,我相信香港一定可以再次成為遊客眼中的「有禮之都」。
香港除了繁忙緊張的都市生活以外,其實還有其他東西值得去體驗 (不無聊啊~~)。看完台灣朋友的文章後,我很想介紹他來香港登山,試試從另一個角度去體驗香港,重新認識我們。
Chiahang Hsu 謝謝你! 你讓我們好好反思自己,我很希望有機會跟你登上台灣的山去看風景啊!
逃離壓迫的都市環境,我們香港人還有這片美麗而廣闊的郊野空間。請幫個忙,好好守護它。
----- 廣告 Ad -----
文: 星行跡、孫仔 [修]; 圖: 星行跡
原文載於 FOLLOME 隨我行‧隨心寫
Fitz Facebook 專頁
[重行人生] 甚麼叫「多餘」的裝備?
保護環境 讓山賽長跑長有
[毅行者] 10句毅行者最常說的話
Fitz Hiking 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