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停擺。香港人無得「又飛啦」, 返唔到鄉下時,只可以留港進行報復式消費。除了Staycation,在山工作 (Work from Hill) 是另一種報復行為。
當在香港生活的外國人當郊野公園是瑰寶時 (詳見《跑勻世界名山的Lloyd Belcher:「最美是香港」》, 《蘇格蘭人寫給香港的越野跑天書》和《好撚鍾意蚺蛇尖的日本人》), 香港人卻視她如公廁。
由去年1月疫症爆發開始,『行山銀行』成為假日潮語。每到週末時,大家都會呼朋結友約腳行山遠足。根據 TrailWatch 的資料,香港人2020年便行了1,702,011公里,相等於圍繞地球42次,平均每天錄得468條遠足軌跡。2020年的記錄,大概是2017-2019 年均的倍升。而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除了 TrailWatch外,還有不少人使用 Strava、Apple Fitness、Google Fit、Garmin Connect。
趕在「公廁化」前憑弔
遊人過多自然衍生垃圾問題,部分本質是垃圾的香港人製造特別多廢物。這由長假期後露營地點附近常有大量垃圾,堆積如山可見一斑。每年在郊野公園收集到的垃圾,就有超過三千公噸,還未計算散落山徑兩旁及山坡的垃圾,即使漁農自然護理署聯同不同團體大力推廣「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郊野廢物問題並沒有紓緩。
一年過去,情況不但沒有改善過來,還每況愈下。我分別寫了《DLGH,香港人不值得》,《40種港人郊遊遊仆街行為》和《無L有錯,香港一定是毀於香港人自己手裡》去記錄香港人這種缺德行為。
當啲『場』已經差不多玩到爛哂、玩到殘哂時,CCTVB先至來食水尾,照板煮碗抄足去年年初 ViuTV 大受歡迎的行山節目《美女郊遊遊》, 即將推出《港產旅行團》。根據往績,當「鳩假期」和「慌張西望」介紹完的地方,很快會全面「公廁化」。一旦「公廁化」過了這個 point of no return,本來是優山美地的景點是不可能回復原貌,修復之後頂多只可用作堆填區之用。
百屌是不會成材的
這年下來,大家見證了前所未見的行山遠足熱潮。從前行山遠足是長輩玩意,現在竟然把 FB 和 IG 洗版,變成一件「潮事」。
有肥C9、老少女、90後燥底港女問我去過「港版輕井澤」未? 佢地話住喺香港咁耐,從未去過流水響, 問我流水響水塘的天空之鏡、落羽松紅葉係唔係好靚。
其實香港人就如陳百祥,任何美麗的地方,只要見到有香港人出現,你就知道,這個地方必會變得髒、亂、吵。
星期日路過流水響,我便見到四五條好索嘅八婆喺棵落羽松旁邊除罩「打邊爐」,打完就隨手把煙頭掉在地上用腳踏熄。有個仲型,她把整熄咗嘅煙頭好似劉華咁一手彈了入草叢。我曾經嘗試勸阻煙民不要在郊野公園範圍內吸煙,結果是俾人屌到翻艇。「DNLM,關你L事呀,禁煙區係唔包郊野公園範圍㗎,你條友真係唔識㗎喎。」
行多兩步,見到一位阿叔開行喇叭播「神鳳」,真頂癮。來到白花魚藤,一班平均體重二百磅的 C9、大嬸、大媽輪流企上條藤度擺一些影響市容po屎打卡。兩個共十幾人的家庭喺張枱度野餐完拍拍蘿柚就走, 留下一片杯盤狼藉。有條港女跌咗個罩, 無打算執返,掂行掂過。垃圾桶只是一步之遙,廢青廢老都可以將膠樽、紙巾、果皮亂咁掉。
要屌你又屌得幾多呢? 有些人是百屌都不會成材的。
受惠於「公廁化」
話雖如此,「公廁化」又不盡是壞事。當零售死哂之際,戶外用品專門店就其門如市,生意一枝獨秀。星期日黃昏走去一間樓上舖買鞋,人多到一個點。Sell 屎都唔得閒理我,一位要飲暖水的中女睇緊 HOKA One One TENNINE HIKE, Sell 屎問佢行開咩嘢山,中女話啱啱開始行,尋日行過嘉頓山,平時都是行啲一兩星難度的行山徑。
Sell屎話咁係唔夠㗎,連隨sell佢買多對應付不同路面情況,再加對 Hoka One One 當潮鞋平時出街著。Sell 完鞋再 sell 1000 Miles 行山襪、Salomon 背囊、Black Diamond 行山杖、頭燈、水樽、風褸、保暖外套、Forerunner 945等等, 最後 Sell屎開了一張五位數字的單。
行山KOL
據聞一位行山 KOL 新開的舖頭的生意在疫情下都不錯。他的樓上舖經另一位行山女YouTuber拍片介紹後, 所有存貨已經沽清,要等到2月先有新貨返。而這位新進女YouTuber開設channel,不到一年時間便有兩萬訂閱, 算是多還是算是少呢? 我對於 YouTube 訂閱數字沒有什麼概念。
有說行山片無女、無航拍是無人睇的。其實一些齋仔的行山片都是十分用心拍攝的,好值得CLS。有兩位認真製作的男行山 YouTubers 都有八萬同十萬訂閱的,要繼續俾條山路佢哋行呀。
不過有些行山片,我就較少會 click 入去睇, 就是那些帶點「長輩圖」feel的影片。個六七公里路,拍咗成粒幾鐘! 仲只係part 1添! 唔係呀化? 睇過一次,原來頭十分鐘是影喺東薈城集合,等齊人出發。到一班老友記一齊上路時,廿幾三十人會遂個對著鏡頭講早晨和問候「黃伯,前列線好返啲未? 呢到有公廁, 去咗小便未?」沿途拍攝時鏡頭搖晃不定,好似戰地記者咁,睇到人頭都暈。我還是睇返餓底 OL 行山。
「秘」係唔夠嘅, 仲要「險」
我試過 post 一張鶴咀燈塔相,竟然有許多住港島區的朋友問我喺邊度同點去。慢慢秘景會成為熱點,MK 到如大東山、獅子山、飛鵝山、大棠和太墩。要繼續呃 like 的話,就不得不由「秘」轉到「險」。很快「險」景如自殺崖、吊手岩、蚺蛇尖都被玩到爛時,大家又要升呢玩倒腕崖、北天門、羅漢塔。
考牌路線
我睇行山 YouTuber 介紹先知道行山有「四大考牌路線」,誰訂的就不得而知。所謂「考牌路線」一般泛指距離長、上落坡幅大、補給少、無退路、跣到仆街、山勢險要的路線。行山四大考牌路線分別是一尖三咀過四灣 (26公里,10小時),環湖出咀 (31公里,12小時), 三牙全走 (13.7km,8小時)和杯靈雙渡 (10.5公里,7小時)。有人對所謂「考牌路線」不以為然, 完成了並不代表什麼, 又不能跟山藝證書相比。
「考牌路線」其實是一種自我挑戰,拍片自隊四條路線,為自己曾經輕狂過留印記,又有何不可。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美洲印第安人的一句格言話: ”We don’t inherit the earth from our ancestors, we borrow it from our children”。
----- 廣告 Ad -----
我們沒有從祖先繼承了大自然,而是我們向我們的下一代借來的。
大家想要留下什麼樣的大自然給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