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 Ad -----
[按:CC的《戰戰兢兢的馬拉松》系列,全長共六篇文章,記錄了她第二次參加馬拉松的心情。本文寫於2014年5月21日]
跟師兄道別後,全速跑入落斜的西隧。
清楚明白,落斜是應該拖慢的,因為膝蓋要承受的重量比平路及上斜更大。
一年前準備初馬時曾經因跑下坡及著錯鞋而受傷,所以格外小心,盡量以輕盈的步伐走。
----- 廣告 Ad -----
自恃身輕,才敢大步快跑。
平常落斜,除了追回時間外,也能藉以回氣,這次跑至35公里,感覺不太相同。
也許是power gel未完全發揮功效,也許是到了撞牆的臨界點,這段路不算太輕鬆。
估計至西隧最低點後,會以走代跑,所以落斜不能鬆懈。
大啖的吸,大啖的呼,以提高攝氧量。
----- 廣告 Ad -----
經過垂頭慢行的跑手,都會報以「加油!」,以示鼓勵。
你們的苦,我懂。
大家為了成就一件事而努力,我懂。
同時亦跟自己說:「還有7公里,見家鄉了,加油!」
半馬及全馬跑手,跑西隧一定要經歷先甜後苦。
甜頭總是那麼短暫,下坡完了,再跑一段平路後,便是很明顯的上斜。
欠缺斜路鍛鍊,肌力不足,跑跟急步行時間相差不遠,為了留力跑出西隧的轉彎上斜,如之前心裡的模擬跑馬,棄跑為走。
這應該是整個馬拉松走得最長的一段,回氣時,也是細心觀察之時。
身邊的跑手,有默默努力的健兒,也有跟我一樣在行的。
全馬跑手不一定比半馬跑手累,關鍵不在於長短,不在於跑了35公里,抑或14公里。
----- 廣告 Ad -----
每個人可承受的跑量也不同,極限亦迴異。
唯有了解自己,了解身體,才能以有限對抗無限。
我可以奮力跑這長命斜,還有西隧出口的轉彎上斜。
可能爭回三幾分鐘,卻要用跑3公里的力量,跑大約1公里的斜坡。
能量快將燃燒殆盡之際,應該是對我來說最好的策略。
Self talk同時,再次相遇Tammy師姐,以不隨不疾的速度跑上來。
互相加油之後,她跑過了,我仍急步行。
心裡很想跟她走一段,但提不起腿。
我跟自己說,如果往後再跑港馬,一定要跑這上坡。
要相信,肯練習,指日可待的。
燈光與陽光交接前,把最後一粒檸檬味葡萄糖往口裡送,給自己一點甜頭。
----- 廣告 Ad -----
很記得,2013年港馬跑至出西隧前,很大把地將松節油往小腿擦,為的是以免抽筋。
這次不需做這動作,可能是練習的成果,也許是狀態尚可,或者是肌肉記憶。離開西隧,大約100米後,改走為細步跑。
即使累,也要跑,因為肌肉休息得太久,會起動不了。
在這個轉彎的上斜,一位領跑員喊叫大家小心,他帶著失明跑手,步伐一致地向前走。
細看號碼布,是跟我同組的全馬選手。
今年少見領跑員及失明跑手,或許因為是挑戰組,而他們多數參加全馬一組或二組吧。
曾經想過當領跑員,為失明跑手導航,這個心願。。。希望在我功力大增,pacing準確時,能夠完成。
好不容易走上干諾道天橋,雙腿頗緊,幸好仍能跑。
記得去年走到這裡,有很強烈走不動的感覺,今年此時雖未能提腿跑,但尚可以用較慢速度前進。
信德水站附近,終於看見開始時齊跑的師兄背影,想跟他並肩走完最後幾公里。
他說:「唔好就我喇,你走先啦,我爆咗。。。」
我回應:「加油呀,慢慢走吧,終點見!」
我都怕會爆,所以也不會跑太快。
還有大約4公里,我鼓勵自己,這是平常在家附近練習的一圈左右,應該一晃眼便能走完。
離開天橋,將近天星碼頭,欣喜由心而發。
義工跑友們,出錢出力出時間,在碼頭旁派發補給食物予半馬及全馬跑者。
我不感到肚餓,但見到他們打氣,對跑者的支持,相比落場跑手的努力及熱情,不遑多讓。
去年由於參加較晚起步的組別,抵達時食物派畢,只能飲幾口茶,跟他們合照。
今年,即使雙腿多累,也要帶著笑容支持。
他們很有心,可是卻受到不同單位不友善的對待。
說來話長,這個容後再談吧。
在此要再一次多謝他們貼心的一口蛋糕,朱古力及暖茶,給我力量走下去。
轉入龍和道,接近40公里,終點前還有兩個上斜。
有跑友朋友說過,力氣將盡之際,如果身上還有power gel,就把它吞下吧。
是增加體力?減輕腰包負重?給心靈一點安慰?
什麼都好,我要完成,我要PB。
越接近終點,越多攝影師,身體即使多疲倦,腿即使多緊實,也要笑著跑,chok著走。
因為,我也是攝影師,自然對鏡頭敏感,務求被攝的,是最醒神一面。
最後兩公里左右,似短非短,因為累。
似長非長,因為不像跑高架橋般沉悶,人群及工作人員開始漸多,可觀性增加。
可以用視覺把疲憊的感覺分散。
經過最後一個隧道,政府總部,演藝學院,去年全馬時差點在這裡附近抝柴。
如果因傷在40公里不能完跑,我一定會非常自責,所以路跑都會留意路面。
每次跑至很累很累,我都會想起這個情景。
有些難忘的影像,確實不能磨滅。
走過會展,不少人也在行,我維持輕力慢跑,不想停下來。
灣仔馬頭,無論在路上或行人天橋,也是攝影師集中地,如發覺他們的鏡頭對著我,會抖擻精神,或者報以一笑。
這策略尚算成功,往後在各網絡共找到三十多張相片。
愛護動物協會,最後一個水站,慢行喝最後一杯水,上馬獅道天橋,順道儲備能量。
在天橋頂將落斜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眼前出現,實在不敢相信,是在精英區開跑,去年少於三個半小時完跑的師兄。
後來得悉,他今年因為事忙,疏於練習,少跑長課,頭十多公里尚能保持速度,但在廿多公里已撞牆,一直行回來。
令我想起龜兔賽跑,還有跑步無捷徑。
對於沒有運動細胞的我,是非常合適的。
只要肯勤力練習,也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是可以控制,不需運氣,毋須等待。興奮地從馬獅道天橋落斜,進入駱克道,真的見家鄉了。
這裡是最多人群聚集,拍照及拍片。
打氣聲不絕,縱使不熟悉,都已當他們全為我加油,所以我要一鼓作氣地跑。
不論半馬或全馬,每次從駱克道到東角道,走入記利佐治街至維園,彷彿都是如在夢中。
也許這段路有我認識的朋友在行人路兩旁,但我的視線只向前望。
歡呼聲是提升力量的良藥,這一公里,跑得比之前快。
進入維園了,全馬跑手編排在右邊綠色賽道過終點,看到幾十米後的報時計,還有手錶,肯定能PB了。
就算力氣耗盡,也要用最後一口氣,提腿跑。
過終點的一刻,開懷地笑了。
原來第二次完跑馬拉松,都是很激動的!
六篇網誌,描述了我準備,還有第二次跑全馬的過程,當中的百感交集,非筆墨能形容。
如果你都想有這種感動,跑一次吧!本文寫於2014年5月21日
CC facebook專頁 CC Physical Fitness Channel
(完)
更多:
戰戰兢兢的馬拉松(六)
戰戰兢兢的馬拉松(五)
戰戰兢兢的馬拉松(四)
戰戰兢兢的馬拉松(三)
戰戰兢兢的馬拉松(二)
戰戰兢兢的馬拉松(一)
Fitz Running 跑步